智房网 > 楼市资讯 > 城市资讯 > 陕西 > 汉中 > 汉中西乡多措并举打造旅游业"升级版"

汉中西乡多措并举打造旅游业"升级版"

2013-09-18 15:55:18发布者:网络

在“一圈两翼”战略格局中,“南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定位,与三都县的发展思路“丝丝入扣”。近年来,三都县依托自然生态和水族风情文化资源,在贵州旅游方阵里竖起了自己鲜艳的旗帜——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利用“水族文化”的原生性、唯一性,将发展的主旋律定为“旅游”曲调,使工业、城建、农业等深深烙上“旅游”印记。这意味着,在“南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这一发展平台上,三都已经“起飞”了。
9月13日下午,位于三都县三合镇都柳江畔的三郎城市综合体建设现场,多台大型机械在烈日下忙碌地奔跑,呼啸的尘烟散去后,一条便道在宽阔的工地上现出了轮廓。
三郎新区暨三郎城市综合体项目由中铁成投集团承建。公司副总经理、三都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姚正军站在公路旁,与技术人员商讨工程建设事宜。“这是机械进场作业的第三天,道路建设已经完成了一半,我在张加春县长那里立下了‘军令状’,倒排了工期,只能加班加点地干。”姚正军感叹地说,只有政府和企业齐心合力,才会创造出这样的速度。
三郎城市综合体作为三郎新区建设的主体工程,其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型综合体”。建设有酒店、商业设施、文化中心、风情水街、大巴停车场、水族广场等设施,专门为三都旅游提供配套服务。
在与三郎新区一路之隔的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暨福丰水族文化传承基地的施工现场,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向山要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并不亚于三郎。在三都,一切建设都在围着旅游转。
用核心竞争力撬动旅游产业
早在2012年5月21日召开的三都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一份为三都未来发展定下主基调的实施意见,得到全体代表的一致通过。
利用“水族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目标和定位,是一幅承载着水乡群众梦想的美丽蓝图。
未来几年,三都县将以建设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城市为龙头,重点打造南部水族文化旅游线、东部生态旅游线、北部农业观光旅游线,通过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等7大旅游工程建设,形成“一城三线”的旅游产业布局。
思路明晰后,三都县迅速启动一系列发展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请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策划,将散落的旅游资源捆绑打包,编制旅游大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实力企业整体开发。
州委十届三次全会后,三都县快速启动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而先期启动的三郎新区、猴场新区、麻光新区、县府西路老城区改造等一批城市旅游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
县委书记王小红说,州县战略定位的合拍,坚定了三都县发展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从“三波罗平”南翼的区位看,还是放在贵州东南部旅游区域的格局上,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三都,都处在一个黄金节点上。这两个“金三角”,注定了三都的旅游龙头地位,更为三都快速融入两大旅游区域板块奠定了基础。
围绕“旅游”支柱做活县域经济
在三都,“旅游”是发展的主基调。
县长张加春坦言,多年来,人们总认为旅游是富民不富县的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旅游’做不出‘经济’,原因在于思维受到禁锢,思路打不开,如果我们围绕旅游抓工业,围绕旅游抓城建,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旅游建设施,就一定能激活旅游经济,释放出旅游经济的巨大能量。”他认为,这也是州委将“三波罗平”打造成为“南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初衷。
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注入“旅游”活力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发展的路径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距厦蓉高速公路三都匝道口3公里的交梨工业园区,随着森工产业园和台商产业园两大主角的入驻,打破了贫困山区没有大工业的“魔咒”,旅游生态工业在这里呈现出另一番新景象:三都县依托特色农产品、森林、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加大建材、印刷、消防器材、农产品加工、木材深加工及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突出了绿色工业、生态工业主题。
目前,台商产业园已引进捷圣农业创新改良及生物科技、印刷及印刷材料生产、消防器材生产等3个台资项目。森工产业园引进12家企业入园,主营以家具制造、森工旅游产品为主的木材精深加工。
在城镇化战略推动中,三都县将“水族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开发中,以“一路三片三重点”为突破口,以“拉大、扩容、提质”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拉开路网、建设新城、带动老城”的发展思路,引进中铁成投、北京金昆仑集团、重庆太古集团等实力企业,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
目前,城北片区、麻光新区、三郎新区等城建项目得到重点推进,猴场新区开发、三郎城市综合体、“普安—县城”同城化、“交梨—园区—县城”产城一体化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县城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三都县以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为依托,加快推进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建设,对外,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三都段、三都至荔波高速、三都至雷山旅游公路、兴义至永州铁路等一批大项目正在立项中,对内,由县城向外拓展的“一纵一环六连线”路网工程已启动建设。
今年,实力雄厚的中铁成投集团,在拿下三郎新区开发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权后,又成为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投资商。
如果说集生态博物馆、信息图书馆、历史遗承档案馆、展示演艺中心等于一体的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项目,是三都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标志性工程,那么,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则是三都打造国际水族文化风情旅游胜地的点睛之笔。
该项目已列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占地19.5平方公里,总投资39亿元。景区分为民族文化博览区、民族娱乐体验区、民族文化产业区三大板块,规划区内包含巴茅水族旅游村寨、姑鲁产蛋崖等旅游资源,正在建设的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也位于其中。
一个“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新兴旅游城市将在贵州南部崛起。
8月5日,在“首届中国山地原生态葡萄文化旅游节”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三都“中国水晶葡萄之乡”称号。
近年来,交梨乡满山遍野的水晶葡萄以其震撼人心的气势,让三都山地高效农业备受关注。交梨山地特色生态葡萄现代产业园被列为全省30个重点农业园区后,省州整合进园的各种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资金已达上亿元,集中“火力”将其打造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兼具基地种植、物流加工、观光旅游等功能的高效生态葡萄园区。
目前,贵州金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进驻园区,投资2.5亿元打造集科研、产销、物流、加工、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十公里生态葡萄谷,并在 3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创新手段加大项目落实力度
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背后,是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猴场新区、麻光新区、三郎新区和工业园区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三都县成立了猴场、城南、城北3个片区指挥部,分别设立办公室,由县委常委担任指挥长,3个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乡镇、部门抽调骨干充实力量,并组建了200人的征地拆迁工作组,对所有建设项目立牌公示、限期办结、倒排工期。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督导组,深入实地全面掌握各重点项目工作进度,按照“一周一督查一通报”制度,定期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工程进展督查情况。
该县还整合“两办”、纪委的督查力量,成立了督查督办局,由县纪委书记兼任局长。这个被授予“上方宝剑”的督办机构,享有对在作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副科级以下干部“先免后报”的特权,将督查督办的触角延伸到各片区、园区、景区的项目建设中。
就在采访结束时,县旅游局干部告诉记者,民族歌舞剧“远古走来的贵族”在今年也找到了新“东家”。黔南州湖南商会投资5000万元,对剧本的篇章设计、灯光舞美等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提升这部原生态歌舞大剧的品质和品位,将其打造成三都水族文化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



免责声明:本图文及视频内容为智房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房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智房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